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第三章知识重点解析(9)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7月10日

第三节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应体现在对作业活动的控制上。

不论是整个施工过程,还是一个具体作业都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主要围绕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

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控制 作业技术活动运行过程的控制

作业技术活动结果的控制

一、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控制 所谓作业技术准备状态——在正式开展作业技术活动前,各项施工准备是否按预先计划的安排落实到位的状况。

(一)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1.概念: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保证达到施工质量要求的必要前提——设置质量控制点

具体做法:承包单位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列出质量控制点明细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施质量预控。(质量控制点由承包单位设置)

2.选择质量控制点的一般原则 (1)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以及隐蔽工程,例如预应力结构的张拉工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架立。

(2)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例如地下防水层施工。

(3)对后续工程施工或对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或对象,例如预应力结构中的预应力钢筋质量、模板的支撑与固定等。

(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5)施工上无足够把握的、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例如复杂曲线模板的放样等。

是否设置为质量控制点,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性影响的大小、危害程度以及其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