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监理工程师:基本理论和相关法规考点7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9月20日

  4.设计工作需要反复协调:建设工程的设计工作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反复协调。1)建设工程的设计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专业领域,需要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同时又要求高度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因而需要在同一设计阶段各专业设计之间进行反复协调,以避免和减少设计上的矛盾。在设计阶段要正确处理个体劳动和集体劳动之间的关系,每个专业设计都要考虑来自其他专业的制约条件,也要考虑对其他专业设计的影响,这往往表现为一个反复协调的过程。2)建设工程的设计是由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不断深化的过程。各阶段设计的内容和深度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在设计过程中,还要在不同设计阶段之间进行纵向的反复协调。从设计内容上看,这种纵向协调可能是同一专业之间的协调,也可能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3)建设工程的设计还需要与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反复协调,在这方面主要涉及与业主需求和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工作的协调。设计工作开始之前,业主对建设工程的需求通常比较笼统、比较抽象;随着设计工作的不断深入,已完成的阶段性设计成果可能使业主的需求逐渐清晰化、具体化,而其清晰、具体的需求可能与已完成的设计内容发生矛盾,从而需要在设计与业主需求之间进行反复协调。从目标控制的角度,对业主不合理的需求不能迁就,应当通过充分的分析和论证说服业主,这也需要与业主反复协调。另外,与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工作的协调相对简单,但可能出现对审批内容或规定理解分歧、对审批程序执行不规范、审批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也需要反复协调。

  5.设计质量对建设工程总体质量有决定性影响:设计阶段,通过设计工作将建设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进行具体落实,工程实体的质量要求、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要求等都已确定下来,工程内容和建设方案也都十分明确。从这个角度讲,设计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设工程的总体质量。在已建成的,质量问题突出且造成巨大损失的主要表现当属功能不齐全、使用价值不高,不能满足业主和使用者对建设工程功能和使用价值的要求。另一方面,建设工程实体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质量。在那些发生严重工程质量事故的,由于设计不当或错误所引起的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于普通的工程质量问题,也存在类似情况。

  (二)施工阶段的特点:主要从与前述设计阶段特点相对应的角度来分析施工阶段的特点。

  1.施工阶段是以执行计划为主的阶段:进入施工阶段,建设工程目标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工作基本完成,余下的主要工作是伴随着控制而进行的计划调整和完善。就具体的施工工作来说,基本要求是“按图施工”,也可以理解为是执行计划的一种表现,因为施工图纸是设计阶段完成的,是用于指导施工的主要技术文件。这表明,在施工阶段,创造性劳动较少。但是对于大型、复杂的建设工程来说,其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对创造性劳动的要求相当高,某些特殊的工程构造也需要创造性的施工劳动来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