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材料消耗数量变动的影响=(170-200)×16.75=-502.5(元)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170×(20-16.75)=+552.5(元)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502.5+552.5=+50(元)分析: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N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虽然只超支50元,差异不大,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材料消耗量节约(由200千克降为170千克)使材料成本降低502.5元;由于材料价格的提高(由16.75元提为20元)则使材料成本超支552.5元。两者相抵,净超支50元。由此可见,N产品材料消耗的节约掩盖了绝大部分材料价格提高所引起的材料成本超支。材料消耗节约只要不是偷工减料的结果,一般都是生产车间改革生产工艺、加强成本管理的成绩。材料价格的提高,则要看是由于市场价格上涨等客观原因引起的,还是由于材料采购人员不得力,致使材料买价偏高或材料运杂费增加的结果。
(2)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11.84-15)×100=-3.16×100=-316(元)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11.84×(125-100)=11.84×25=+296(元)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316+296=-20(元)
6(1)计算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400×300×20=2400000(元)
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400×40×20=320000(元)
(2)计算成本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100×300=30000(小时)
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50×40=2000(小时)
(3)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400000+960000)/(2400000+320000)=0.5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40000+600000)/(30000+2000)=20
(4)计算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2400000×0.5=1200000(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30000×20=600000(元)
(5)计算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320000×0.5=16000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2000×20=40000(元)
综合题1(1)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①借:银行存款 4.68
贷:主营业务收入 4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0.68
借:主营业务成本 3.4
贷:库存商品 3.4
②借:委托代销商品 3.6
贷:库存商品 3.6
借:银行存款 2.8
销售费用 0.13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0.43
借:主营业务成本 l.8
贷:委托代销商品 l.8
③借:银行存款 1
贷:预收账款 1
借:劳务成本 l.2
贷:应付职工薪酬 l.2
④借:银行存款 35
贷:预收账款 35
借:生产成本 l5
贷:应付职工薪酬 5
原材料 l0
⑤借:应收票据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l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 80
⑥借:银行存款 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2.74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26
借:劳务成本 l0.4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4
借:主营业务成本 l0.4
贷:劳务成本 l0.4
⑦借:主营业务收入 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
贷:应收账款一甲公司 7.02
借:库存商品 4.7
贷:主营业务成本 4.7
⑧本月实现的利润总额=(143.24+2+1.53+10)-(90.9+1+10+0.13+5+1+30)=18.74(万元)
所得税费用=18.74×33%=6.18(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6.18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18
(2)编制9月份利润表
利润表
编制单位:正保公司 2008年9月 单位:万元
项目本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145.24
减:营业成本91.9
营业税金及附加10
销售费用0.13
管理费用5
财务费用1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一”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一”号填列)1.53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一”号填列)38.74
加:营业外收入10
减:营业外支出30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20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一”号填列)18.74
减:所得税费用6.18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一”号填列)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