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校园招聘考试金融部分基础知识讲义(第三章)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2日

  2.通货膨胀对 流通的影响

  通货膨胀打破了流通领域原有的平衡,使正常的流通受阻。通货膨胀会鼓励企业大量囤积商品,人为加剧市场的供求矛盾。而且由于币值的降低,潜在的货币购买力就会转化为实际的货币购买力,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也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对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改变了原有的收入分配的比例和原有的财富占有比例。依靠固定收入的人群在整体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变小了。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人也受到损害。通货膨胀哈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通货膨胀通过“强制储蓄效应”把居民、企业持有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发行货币的政府部门。货币供应总量增加使社会总名义收入增加,社会实际总收入不会增加。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消费支出倾向,必然回引起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变化。

  4.通货膨胀对消费的影响

  通货膨胀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这意味这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物价上涨的不平衡性和市场上囤积居奇和投机活动的盛行使一般消费着受到的损失更大。

  三、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由于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有相当的不利影响,所以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平抑通货膨胀。主要的治理措施有:

  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有效 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其他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