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校园招聘考试金融部分基础知识讲义(第二章)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2日

  投机动机是指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的高低呈反方向变化,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一般用于商品或劳务交易,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用L1表示,是收入Y的递增函数,即 L1=L1(Y);

  投机性货币需求L2则与利率有关,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即 L2=L2(i);

  货币总需求L由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构成,即L=L1(Y)+L2(i)

  表明对货币的总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四、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动。

  在经济货币化的过程中,货币需求有增加的趋势。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 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固定的比率。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更多的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构

  6)企业与个人对利率与价格的预期

  对利润的预期同货币呈同方向变化,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货币 需求呈反方向变化。

  7)财政收支状况

  收大于支有结余,对货币需求减少

  支大于收有赤字,对货币需求增加。

  8)其他因素: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

  五、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

  现实经济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货币,许多新的金融根据也都不同程度的具有一定的货币性。这就给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计量带来新的问题,即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问题。

  在各国对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中,普遍都把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即是资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化为现实购买力,而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作为划分的依据。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 划分口径可以把货币供给划分为:

  M0 (现钞):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M1 (狭义货币):M­0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

  M2 (广义货币):由M1加上准货币构成。 准货币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我国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的划分口径,把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如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