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银行业初级资格考试《公司信贷》重点辅导:公司信贷原则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5年12月29日

(1)安全性。安全性是银行公司信贷的前提条件。商业银行是典型的负债经营企业,资本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仅为10%,存款和其他负债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达到90%,财务杠杆远远高于普通的工商企业。银行之所以能高负债正常经营,是以银行信用为前提的。如果贷款不能及时足额收回,必然影响到银行的资金流动性、清偿力和信用状况,损失银行资金甚至导致银行破产。因此,银行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严格进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确保本金和利息及时足额收回。

(2)流动性。银行要发挥支付清算功能,就必须保证客户存款的及时足额提取。为此,就必须合理安排贷款的种类和期限结构,保持足额的流动资金贷款.使贷款和其他资产的期限结构与存款和其他负债的期限结构相匹配。

(3)效益性。效益性是银行公司信贷的最终目标。商业银行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银行贷款的最终目的也是盈利,争取优厚的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银行开拓业务、改善服务和加强管理的内在动力。提高公司信贷效益的途径是开源节流,即在增加利息收入的同时减少信贷成本。在贷款规模一定时,贷款期限越长、贷款利率越高、贷款成本越低,贷款总收益也就越大。贷款“三性”原则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从对立方面看:贷款期限越短,风险就越小,安全性和流动性就越高,但利率相应就越低,因而收益性就较低;反之,贷款期限越长,安全性和流动性就越低,但利率就越高,收益率就越高。

从统一方面看:流动性和收益性必须以安全性为前提,没有贷款本息的及时足额收回,再高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也是没有意义的;其次,安全性和收益性也是以流动性为前提的,没有足额的资产流动性,银行E1常经营就无法维系,信贷资金流转也就无从谈起;再次,作为企业的银行最终是为了盈利,信贷资金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也是为了取得一定的收益率。

此外,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贷款流动性较强,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就较快、安全性就较高,尽管每次资金周转收益率较低,但年度资金收益率也未必较低。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