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辅导培训五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3月23日

  (二)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曩

  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它伴随着银行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银行的发展而发展。从总体上看,银行风险管理经历了资产风险管理阶段、负债风险管理阶段、资产负债风险管理阶段、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1.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要求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是全球化的,应根据业务中心和利润中心建立相适应的区域风险管理中心,与国内的风险管理体系相互衔接和配合,对各国、各地区的风险进行识别,对风险在国别、地域之间的转化和转移进行评估和风险预警。

  2.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是指对整个银行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种风险的通盘管理,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多元化产生的一种需求。

  3.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

  银行的业务特点决定了每个业务环节都具有潜在的风险,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应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

  4.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银行可采取统一授信管理、资产组合管理及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一系列全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防范和转移各类风险。同时,重视定量分析,通过内部模型来识别、计量和监控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5.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所有银行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每个人在从事岗位工作时,都必须深刻了解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风险因素,并主动地加以防御。

  (四)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银行风险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四个步骤。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风险识别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即了解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分析引起风险事件的原因。

  2.风险计量

  风险计量是全面风险管理、资本监管和经济资本配置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发达国家的银行不断开发出针对不同风险种类的量化方法成为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标志。《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通过降

  低监管资本要求鼓励银行采用高级的风险量化技术。

  3.风险监测

  风险监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以及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确保可将风险在进一步加大之前识别出来。二是报告银行所有风险的定性、定量评估结果,以及所采取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的质量与效果。建立功能强大、动态/交互式的风险监测和报告系统对于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直接体现了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