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初级资格2015年考试《风险管理》复习摘要(4)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12月22日

复习摘要:

银行必须保证对合格的循环零售贷款采用的风险权重函数仅用于相对于平均损失率而言随时率波动性低的零售贷款组合,特别是那些违约率低的贷款组合,风险评估框架及各种实施情况,包括针对实际评估做出调整的理由,都应当有文件支持,并接受银行内部和监管当局的独立审查。

业务环境和内部控制因素

(1)要将因素调整为有意义的风险要素(因基于实际经验、并征求专家意见)
(2)在风险评估中,银行对这些因素变动的敏感度和不同因素相对权重的设定必须合理
(3)风险评估框架及各种实施情况,包括针对实际评估做出调整的理由,都应当有文件支持,并接受银行内部和监管当局的独立审查

注:美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控制框架”,框架分为5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
内部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

内部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收集(operationriskossdatacoection,DC)
(1)收集内容
总损失数据
损失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单位信息
总损失中收回部分
损失的原因

(2)损失数据收集的流程
覆盖所有的业务领域
明确损失所有者
找到同一损失的业务单位和法律实体归属
对所有财物损失发生的相关损失事件、潜在损失和损失发生日进行描述
找出对应的损失发生原因、损失事件和影响度类别
对所有部门的操作风险进行集中管理分析、统一管理

(3)损失数据收集的步骤
损失事件发生部门的相关业务人员确认损失事件并收集损失数据信息
会同本部门操作风险管理人员以及财务部门相关人员何核实失数据
损失部门向本部门/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人员提交损失数据信息
操作风险管理人员就数据的完整性、合规性作出最后审查
操作风险管理人员完成损失数据的录入、上报

风险监测的主要指标

(1)不良资产率(不良贷款率)
(2)预期损失率=预期损失/风险敞口
预期损失E=Expectedoss
(3)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4)贷款风险迁徙

正常贷款迁徙率
(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
期初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5)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不良贷款
(6)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