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指控制、管理机构的一种机制或制度安排。其核心是在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委托\代理关系而提出的董事会、高管层组织体系和监督制衡机制。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有效管控风险,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能够激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一致地追求符合商业银行和股东利益的目标,以便于实施有效的监督。
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建立分工明确的组织体系、实现公司权力的分配和制衡、强化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行为的约束等来不断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将有利于商业银行自上而下地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安全运营。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1)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
(2)明确上述人员的权利义务。
(3)建立、健全以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4)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5)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定义和内涵
1.定义: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控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2.内容和目标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和原则
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
(1)内部控制环境。
(2)风险识别与评估。
(3)内部控制措施。
(4)监督与纠正。
(5)信息交流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