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这一时期里,拥有一定市场营销和财务力量的企业逐渐主导市场,这些企业往往是较大的企业,其资本结构比较稳定。
2.在成长期,新产业的产品经过广泛宣传和消费者的试用,逐渐以其自身的特点赢得了市场,市场需求开始上升,新产业也随之繁荣起来。与市场需求变化相适应,供给方面相应地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产品逐步从单一、低质、高价向多样、优质和低价方向发展。新产业出现了生产厂商和产品相互竞争的局面。
3.生产厂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和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市场的需求日趋饱和。生产厂商不能单纯地依靠扩大生产量,提高市场的份额来增加收入,而必须依靠追加生产投资,提高生产技术,降低成本,以及研制和开发新产品的方法来争取竞争优势,战胜竞争对手和维持企业的生存。因而,这一时期企业的利润虽然增长很快,但所面临的竞争风险也非常大,破产率与合并率相当高。
在成长期的后期,由于产业中生产厂商与产品竞争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市场上生产厂商的数量在大幅度下降之后开始稳定。由于市场需求基本饱和,产品的销售增长率减慢,迅速赚取利润的机会减少,整个产业开始进入稳定期。
(三)成熟期
1.在这一时期里,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少数大厂商垄断了整个产业的市场,每个厂商都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
2.产业的利润由于一定程度的垄断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风险却因市场比例比较稳定,新企业难以打入成熟期市场。
3.产业增长速度降到一个适当的水平。在某些情况下,整个产业的增长可能会完全停止,其产出甚至下降。由于产业丧失其资本的增长,致使产业的发展很难较好地保持与国民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当国民经济陷入衰退、萧条时,产业甚至蒙受更大的损失。但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原因,某些产业或许实际上会有新的增长。
在短期内很难识别何时进入成熟期,但总而言之,在这一阶段一开始,投资者便希望收回资金。
(四)衰退期
这一时期出现在较长的稳定期后。由于新产品和大量替代品的出现,原产业的市场需求逐渐减少,产品的销售量也开始下降,某些厂商开始向其他更有利可图的产业转移资金。因而原产业出现了厂商数目减少,利润下降的萧条景象。至此,整个产业便进入了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在衰退期里,厂商的数目逐步减少,市场逐渐萎缩,利润率停滞或不断下降。当正常利润无法维持或现有投资折旧完毕后,整个产业便逐渐解体了。
(五)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的几点注意
1.上述产业生命周期4个阶段的说明只是一个总体状况的描述,它并不适用于所有产业的情况。产业的实际生命周期由于受产业性质、政府干预、国外竞争和能源结构的变化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复杂得多。
2.研究产业生命周期的主要目在于帮助人们选择较合理的产业进行投资,对投资者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现举例说明图
(1)网络产业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创阶段。由此便可以知道以下投资信息:如果打算对该产业进行投资的话,那么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可供选择;投资于该产业的风险较大;投资于该产业可能会获得很高的收益。
(2)生物制药产业处于成长阶段的初期、通讯产业处于成长阶段的中期、PC计算机处于后期。由此可知生物制药产业将会以很快的速度增长,但企业所面临的竞争风险也将不断增长;而通讯、PC产业在增长速度上要低于生物制药产业,但竞争风险则相对较小。
(3)公路桥梁收费、超级市场和公用电力等产业已进入成熟期阶段。这些产业将会继续增长,但速度要比前面的各阶段的产业慢。成熟期的产业通常是盈利的,而且投资的风险相对较小,当然,一般来说盈利不会太大。
(4)铁路、纺织、钢铁冶炼已进入衰退期中。由此可知,对这些产业投资的收益率较低,投资者要避免对进入衰退期产业的投资。
四、产业业绩预测与股票投资
预测产业业绩所需考虑的因素应包括这几个方面。
(一)历史资料。它为计算一个产业的销售和收入规模及稳定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历史资料能说明该产业在过去的销售情况如何?收入绾?还有该产业的增长情况、周期变动等。
(二)技术因素。在众多技术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考虑产品的稳定性。通过产品稳定性分析,检验产品的性质及技术复杂性有助于判断产品的未来需求是否保持不变,或出现大幅度变。
投资者还必须不断地考察一个产业产品生产的前途,分析其被优良产品或消费需求替代的趋势,充分了解各种产业技术发展的状况和趋势。
(三)竞争因素。投资分析家应考虑产业受到保护而不受竞争侵害的程度,有一些重要因素会使新企业进入现有产业市场感到困难。
在市场上,如果消费者对企业现有产品怀有某种偏好,那么企业较流行的产品就具有竞争优势。现存的企业与其新的竞争者相比较来看,前者通常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因为它具有绝对成本的优势。一般来说,某一产业受竞争刺激的敏感性越弱,该产业越安全。
(四)社会倾向。在当今社会,消费者和政府越来越强调经济产业所应负的社会责任,越来越注重工业化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影响。社会倾向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生产成本和利润收益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政府的影响和干预。
1.政府影响的产业范围。政府的管理措施可以影响到产业的经营范围、增长速度、价格政策、利润率和其他许多方面。政府实施管理的主要产业是:公用事业、运输部门、金融部门等。
2.政府对行业的促进干预和限制干预。
3.国家产业政策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优先发展的产业将得到一系列政策优惠和扶植,因而将获得较高的利润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