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证券从业考试投资分析章节知识点(第三章第一节)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3日

1.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再生产中投入资金的数量。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是影响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一个决定因素。
2.衡量标准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投资规模的主要变量。
按经济类型划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按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划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
3.投资主体
(1)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政府以财政资金投资于经济建设,其目的是改变长期失衡的经济结构,完成私人部门不能或不愿从事但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投资项目。同时,政府投资也是扩大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2)企业投资。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投资需求将成为国内投资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投资的规模和方向影响着一国经济未来的走向。
(3)外商投资。外商投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间接投资。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含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消费品总额。
(2)构成。其包括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以及农民售给非农业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
(3)分类。
1)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针对售给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
2)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针对企业、事业和行政等各种类型的单位用公款购买的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消费品。
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含义。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指某一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
(2)构成。其包括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和农民个人储蓄存款,不包括居民的手持现金和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团体等单位的存款。
3.居民可支配收入
(1)含义。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2)组成。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家庭资产所获得的收入,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提取的住房公积金;家庭问的赠送和赡养。
(3)计算公式。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