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证券从业考试投资分析章节知识点(第二章第二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4月26日
第二节 债券估值分析

知识点:
  • 债券的估值原理
  • 债券的报价形式
  • 债券的利息计算和实际支付价格
  • 债券的估值模型
  • 零息债券定价、附息债券定价、累息债券定价
  • 债券收益率
  •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 收益率曲线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

债券的估值原理:
1.基本原理
债券估值的基本原理就是现金流贴现。
2.债券现金流的确定
(1)债券的面值和票面利率。除少数本金逐步摊还的债券外,多数债券在到期日按面值还本。票面利率通常采用年单利表示,票面利率通常采用年单利表示,票面利率乘以付息间隔和债券面值即得到每期利息支付金额。短期债券一般不付息,而是到期一次性还本,因此要折价交易。
(2)付息间隔。债券在存续期内定期支付利息,我国发行的各类中长期债券通常每年付息1次,欧美国家则习惯半年付息1次。付息间隔短的债券,风险相对较小。
(3)债券的嵌入式期权条款。通常,债券条款中可能包含发行人提前赎回权、债券持有人提前返售权、转股权、转股修正权、偿债基金条款等嵌入式期权,这些条款极大地影响了债券的未来现金流模式。一般来说,凡是有利于发行人的条款都会相应降低债券价值:反之,凡是有利于持有人的条款都会提高债券价值。
(4)债券的税收待遇。投资者拿到的实际上是税后现金流,因此,免税债券(如政府债券)与可比的应纳税债券(如公司债券、资产证券化债券等)相比,价值要大一些。
(5)其他因素。债券的付息方式(浮动、可调、固定)、债券的币种(单一货币、双币债券)等因素都会影响债券的现金流。
3.债券贴现率的确定
(1)含义。债券的贴现率是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最低回报率,也称为必要回报率。
(2)计算公式。
债券必要回报率=真实无风险收益率+预期通货膨胀率+风险溢价
1)真实无风险收益率,是指真实资本的无风险回报率,理论上由社会资本平均回报率决定。
2)预期通货膨胀率,是对未来通货膨胀率的估计值。
3)风险溢价,根据各种债券的风险大小而定,是投资者因承担投资风险而获得的补偿。债券投资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违约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等。

债券的报价形式:

在债券交易中,报价是指每100元面值债券的价格。

债券的利息计算和实际支付价格:

1.短期债券
通常全年天数定为360天,半年定为180天。利息累积天数则分为按实际天数(ACT)计算(ACT/360,ACT/180)和按每月30天计算(30/360,30/180)两种。
2.中长期附息债券
全年天数有的定为实际全年天数,也有的定为365天。累计利息天数也分为实际天数、每月按30天计算两种。
我国交易所市场对附息债券的计息规定是,全年天数统一按365天计算;利息累积天数规则是“按实际天数计算,算头不算尾、闰年2月29日不计息。”
3.贴现式债券

我国目前对于贴现发行的零息债券按照实际天数计算累计利息,闰年2月29日也计利息,公式为:

4.实际支付价格
实际支付价格=净价报价+累计利息


债券的报价形式包括全价报价和净价报价。

债券的估值模型:

根据现金流贴现的基本原理,不含嵌入式期权的债券理论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P———债券理论价格;
T———债券距到期日时间的长短(通常按年计算);
 t———现金流到达的时间;
C———现金流金额;
y———贴现率(通常为年利率)。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