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目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可行性研究应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要求
1.依据:8个
①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部门与地区规划,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任务、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和地方法规等;
②经过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等;
③由国家批准的资源报告,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区域规划和工业基地规划。对于交通运输项目建设要有有关的江河流域规划与路网规划等;
④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和关税政策;
⑤当地的拟建厂址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⑥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资料等;
⑦由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有关规定;
⑧包含各种市场信息的市场调研报告。
2.一般要求:3个
(1)首先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深度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为保证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质量,应保证咨询单位足够的工作周期。
3.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8个
(1)投资必要性。 (2)技术可行性。 (3)财务可行性。 (4)组织可行性。 (5)经济可行性。 (6)环境可行性。 (7)社会可行性。 (8)风险因素及对策。
应按照下列步骤开展咨询工作:①了解业主意图;②明确研究范围;③组成项目小组;④搜集资料;⑤现场调研;⑥方案比选和评价;⑦编写报告。
(二)咨询工程师在可行性研究中的主要工作
1.市场分析和营销战略研究
市场分析和营销战略是项目是否可行的基础,是决定投资的目标、范围、规模、工艺技术、厂址选择的关键。
2.建设条件和厂址选择
(1)原材料供应等建设条件。
(2)厂址选择。
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5:①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和项目的要求;②评价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③当地社会经济环境、鼓励或限制政策以及地方发展规划;④基础设施条件,如水电汽供应、交通通讯、三废处理等;⑤项目发展和营销战略。
厂址选择要分析厂址对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包括土地费用、建筑工程、厂外工程等。通过建设投资的比较,对厂址方案进行优选。
3.工艺技术方案(工艺技术方案评价、土建工程、工厂布置)
(1)工艺技术方案评价。
对工艺路线的技术评价重点为4原则:①先进性原则。②适应性原则。③安全可靠性原则。④法规适应性原则。技术评价的方法主要有6:1对比表格法、2价值工程法、3综合费用效率法、4盈亏平衡点法、5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法、6损益法等。
(2)土建工程。
(3)工厂布置。
绘制出以下图表4:①工厂总平面布置图;②生产线示意图;③材料流程图;④运输路线图。
4.项目实施计划与运营组织 主要工作有3:
(1)项目运营组织。(2)项目进度计划。(3)人力资源配置。
5.环境影响的分析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的成本——效益分析)
(1)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目的是6:①就项目对自然及人类居住地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后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②研究了解项目的各个方案新增的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③把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纳入可行性研究中;④确定减轻消极的环境影响和增加有利影响的措施;⑤对各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⑥对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必要的定性和定量评价,确定项目方案在环境方面的主要优缺点。
(2)环境影响的成本——效益分析。
即应用成本——效益分析的原理对环境影响的可量化部分进行定量分析。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模型。
6.社会影响评价
7.财务评价
(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预测。 (2)投资方案财务评价。 (3)融资方案财务评价。
8.国民经济评价
9.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