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财政管理制度
一、财政支出
概念
☆ 也称公共财政支出
☆ 是国家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一)我国财政部门目前采用的分类(不重要)
(二)其他视角的分类(重要)
1、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购买性支出——政府按等价原则购买商品和劳务(交换)
政府日常行政活动所需物品
政府的公共投资
(2)转移性支出——政府无偿转移的支出(无偿)
财政补贴支出
各种社会保障支出
国债的利息支出
政府购买与政府转移支出的主要区别
政府购买支出:
原则:等价交换,
政府身份:平等的市场主体
目的:获得行政所需要的资源,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
对社会的影响:对生产和就业影响大(效率),但会形成通货膨胀压力
政府转移支出
原则:无偿
政府身份: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目的:为实现公平而采取的资金转移
对社会的影响:对收入分配影响大(公平)
2、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3、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为预防性支出(国防、司法、公安等)和创造性支出(经济、教科文卫)
4、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为不可控制性支出(刚性)和可控制性支出(弹性)
5、按财政支出的收益范围,分为一般利益支出(全体受益)和特殊利益支出(一部分受益)
二、财政收入的主要内容(三大类来源,重要)
(一)税收收入
占财政收入的 90%左右,我国 19 个税种
(二)非税收入(十项)
1、行政事业性收入
政府提供特定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2、政府性基金
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规定,为支持某项事业发展,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批准,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包括各种基金、资金、附加和专项收费。
如养路费、三峡建设基金等
3、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出让国有资源使用权、经营权等的收入
4、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租、出售、出让、转让等取得的收入。
5、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6、彩票公益金
7、罚没收入
8、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9、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10、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三)国债
中央政府为实现公共财政职能、平衡财政收支、按照有借有还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