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利润分配管理
一、股利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使公司价值最大化。
(一)股利分配理论
股利无关论,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的价值或股票的价格产生任何影响
假定条件包括 :①市场具有强式效率;②不存在任何公司或个人所得税;③不存在任何筹资费用;④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彼此独立。⑤股东对股利收入和资本增值之间并无偏好。
股利相关论:
“手中鸟”理论认为,用留存收益再投资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当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时,公司的股票价格会随之上升。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
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资本利得收入比股利收入更有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应采用低股利政策。
代理理论有助于减缓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股利的支付能够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最优的股利政策应当使股利支付和外部融资两种成本之和最小。
(二)股利政策
1.剩余股利政策(MM股利无关论)
步骤:①设定目标资本结构,②确定最佳资本预算,③最大限度地使用留存收益④若还有剩余再用来发放股利,一般适用于公司的初创阶段
优点:有利于降低再投资的资金成本,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长期最大化。
缺陷:股利发放额会波动,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也不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2.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只有在确信公司未来的盈余不会发生逆转时,才会宣布实施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通常适用于经营比较稳定或正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且很难被长期使用。
优点:①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②有利于吸引那些打算进行长期投资并对股利有很高依赖性的股东;③暂时偏离目标资本结构,也可能比降低股利或股利增长率更为有利
缺点:①股利的支付与企业的盈利相脱节;②无利可分而发股利,违反《公司法》。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支付率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适用于处于稳定发展且财务状况也较稳定的公司
优点:①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②从企业支付能力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稳定的股利政策。
缺点:①股利的波动很容易成为公司的不利因素;②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③ 确定较优的股利支付率的难度很大。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比较适合波动较大或现金流量很不稳定的公司
优点:①赋予公司一定的灵活性,具有较大的财务弹性;②吸引住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