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法编制预算,首先要在确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划分出若干个不同水平,然后分别计算各项预算值,汇总列入一个预算表格。优点:①不必计算即可找到与业务量相近的预算成本;②混合成本中的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可按总成本性态模型计算填列,不必修正为近似的直线成本。缺点:在评价和考核实际成本时,往往需要使用插值法来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比较麻烦。
业务量选择:以手工操作为主的车间,应选用人工工时;制造单一产品或零件的部门,可选用实物数量;修理部门可选用直接修理工时等。一般来说,业务量范围可定在正常生产能力的70%~110%之间,或以历史上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为其上下限。
三、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 按其预算期的时间特征不同,编制预算的方法可分为定期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两大类。
1.定期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
优点:能够使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相对应,便于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也有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缺点:这种方法固定以1年为预算期,在执行一段时期之后,往往使管理人员只考虑剩下来的几个月的业务量,缺乏长远打算,导致一些短期行为的出现。
2.滚动预算法又称连续预算法或永续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长度(一般为12个月)的一种预算方法。包括:
逐月滚动以月份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月调整一次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比较精确,但工作量较大。
逐季滚动以季度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季度调整一次预算的方法。比逐月滚动的工作量小,但精确度较差。
混合滚动同时以月份和季度作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的方法。这种预算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人们对未来的了解程度具有对近期把握较大,对远期的预计把握较小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