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课堂笔记(第一章四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9月5日
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课堂笔记(第一章四节)第四节 财务管理体制

  一、 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包括集权型、分权型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是明确各财务层级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体制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实施模式。
  集权型:主要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总部,各所属单位执行企业总部的指令
  【优点】1.可充分展示其一体化管理的优势,使决策的统一化、制度化得到有力的保证;2.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等。【缺点】1.会使所属单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2.因为决策程序相对复杂而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
  分权型:企业内部的管理权限分散于各所属单位,各所属单位在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有决定权
  【优点】1.有利于各所属单位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的搞好各项业务;2.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使所属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成长。【缺点】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为核心,将企业内重大决策权集中于企业总部,而赋予各所属单位自主经营权。特点:其实质是集权下的分权。
  【优点】吸收了集权型和分权型体制的优点,避免了二者各自的缺点,从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二、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越密切,如: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更多地集中财权。只有当企业掌握了各所属单位一定比例有表决权的股份(如50%以上)之后,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才有可能相对“集中”于企业总部
  【集中的利益】主要是容易使企业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集中的成本】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
  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一)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二)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者分立原则(其作用在于加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强化执行的刚性和可考核性等) (三)明确综合管理和分层管理思想的原则(四)与企业组织体制相对应的原则
  【提示】企业组织体制大体上有U型组织、H型组织和M型组织三种形式
  U型组织:(1)仅存在于产品简单、规模较小的企业实行管理层级的集中控制(2)特点是高度集权(3)最高决策层直接从事各所属单位的日常管理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