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课堂笔记(第二章二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9月15日

  第二节 风险与收益

  一、资产的收益与收益率
  (一)资产的收益是指资产的价值在一定时期的增值,一般指资产的年收益率(报酬率)。
  资产的收益额包括:利息、红利或股息收益和资本利得
  资产的收益率或报酬率包括:利(股)息的收益率和资本利得的收益率
  (二)资产收益率的类型(6种)
  实际收益率,已经实现或确定可以实现的资产收益率。(存在通货膨胀时还应当扣除其影响)
  名义收益率,在资产合约上标明的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期望收益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预测的某种资产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最低必要报酬率或最低要求的收益率),包括: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通常用短期国债利率近似的代替无风险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无风险资产(国债)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不存在违约风险;二是不存在再投资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风险收益率,因承担该资产的风险而要求的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额外收益,它等于必要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之差。主要影响因素:风险大小;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
  (三)风险,是指收益的不确定性。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期望值Ё=∑Xi×Pi 反映预计收益的平均化,不能直接用来衡量风险。(也可用历史数据分组法和算术平均法来计算)
  衡量风险的指标主要由收益率的方差、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等。
  方差σ2= ∑(Xi-Ё)2×Pi 标准离差σ 标准离差率V=σ/Ё×100%
  风险控制对策:规避风险,当资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项目可能获得收益予以抵消时,应当放弃该项目,以规避风险。例如,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往来;放弃可能明显导致亏损的投资项目。
  减少风险,一是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降低风险损害程度。常用方法有:进行准确的预测;对决策进行多方案优选和替代;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获取政策信息;在发展新产品前,充分进行市场调研;采用多领域、多地域、多项目、多品种的投资以分散风险。
  转移风险,对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的项目,企业应以一定代价,采取某种方式转移风险。如向保险公司投保;采取合资、联营、联合开发等措施实现风险共担;通过技术转让、租赁经营和业务外包等实现风险转移。
  接受风险,包括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两种。风险自担,是指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风险自保,是指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