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职称《财务管理》第四章知识点二十四:计算期统一法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2月5日

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 第四章 筹资管理

  知识点预习二十四:计算期统一法

含 义
计算期统一法,是指通过对计算期不相等的多个互斥方案选定一个共同的计算分析期,以满足时间可比性的要求,进而根据调整后的评价指标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处理方法
方案重复法
这种方法,是将各方案计算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比较方案的计算期,进而调整有关指标,并据此进行多方案决策的一种方法。
【提示】两种方法:重复净现金流量、重复净现值
最短计算期法
又称最短寿命期法,是指在将所有方案的净现值均还原为年等额净回收额的基础上,再按照最短的计算期来计算出相应净现值,进而根据调整后的净现值指标进行多方案比较决策的一种方法
决策原则
选择调整后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1)方案重复法(计算期最小公倍数法)

  【提示】两种方法:重复净现金流量、重复净现值

  最短计算期法 又称最短寿命期法,是指在将所有方案的净现值均还原为年等额净回收额的基础上,再按照最短的计算期来计算出相应净现值,进而根据调整后的净现值指标进行多方案比较决策的一种方法

  决策原则 选择调整后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1)方案重复法(计算期最小公倍数法)

  【提示】项目计算期最小公倍数的确定——大数翻倍法。

  (1)大数是不是小数的倍数?如果是,大数即为最小公倍数。

  (2)如果不是,大数乘以2,看看是不是小数的倍数,如果是,大数的2倍就是最小公倍数。如果不是,大数乘以3……,以此类推。

  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重复净现金流量):将各方案计算期的各年净现金流量进行重复计算,直到与最小公倍数计算期相等;然后,再计算有关评价指标;最后,根据调整后的评价指标进行方案的比较选择。(该方法比较麻烦,不常用)

  第二种方式(重复净现值):直接计算每个方案项目原计算期内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净现值),再按照最小公倍数原理对其折现,并求代数和,最后根据调整后的净现值指标进行方案的比较决策。

  本书主要介绍第二种方式。

  【例•计算题】A、B方案的计算期分别为10年和15年,有关资料如表所示。基准折现率为12%。

  净现金流量资料 单位:万元

年 份
1
2
3
4~9
10
11~14
15
净现值
方案A
700
700
480
480
600
756.48
方案B
1500
1700
800
900
900
900
1400
795.54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