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每个人、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不仅是民主的基本理念,而且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权利。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权利,保护这种权利,创造条件实现这种权利。因此,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搞选拔性、淘汰性,只能照顾到一部分人,甚至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多数人成了陪衬者。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此《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①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普通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养成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②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是: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③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普通中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④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比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宽阔得多。普通中学生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精神素养;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并使人格与性情得到陶冶;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它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