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教师资格中小学《教育学》第三章章节突破题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12月10日
填空题
1.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良好道德教育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个人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因。个体积极投入实践活动看作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发展直接的、现实的力量。
2.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4.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三种。
5.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但对人的发展影响较大的是社会环境,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6.人的发展,是指随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方面。
7.在人的发展动力观方面有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8.根据人发展的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根据人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内要施以相应的教育;根据人的发展的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
10.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主要是因为教育工作要遵循人发展的仝别差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主要是因为教育要遵循人发展
的顺序性。
11.人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两个方面。
12.人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具有顺序性特征;如身体发展是按照首尾方向(即从头部到躯干到下肢)和中心外周方向(即从中间部位到边缘部位)进行的。心理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顺序,如儿童思维的发展总是从具体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记忆发展的顺序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注意的发展顺序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等。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发展是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进行的。
14.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发展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顺序。
15.环境的影响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复杂性。
16.内发论认为人的发展动力源自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机体的成熟机制决定的;弗洛伊德把人的性本能看作是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根本的动力;美国威尔逊则认为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17.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源自外在的要求,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是人的发展的动力;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则强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18.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边作用。从意识方面来讲,体现为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等主观积极性;从外部表现来看,体现为人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自觉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