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小学德育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它不仅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基本过程。
确立小学德育目标的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社会发展对政治、思想与道德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儿童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第二,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民族和国家两者的内涵以及民族与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逐步树立起民族和国家意识。
第三,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我国各民族和社会发展现状,引导儿童自觉地将自己乃至本民族的利益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帮助儿童逐步树立为民族与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第四,教育儿童在热爱本民族与国家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其他民族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帮助儿童逐步树立起尊重、友爱与合作精神。
第五,重视各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二)理想教育
作为极具生命力的个体,儿童最大的特点在于他们富于理想。理想是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他们奋进的动力,也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是否具有健康正确的理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将成为儿童未来能否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小学理想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者应充分理解、尊重并正确对待儿童所具有的理想的现实性与丰富性。
第二,帮助儿童理解理想对于人生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对其进行正确诱导,逐步提高他们分辨正确理想与错误打算的能力;帮助他们自觉地将个人的理想与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与发展结合起来,逐步地树立起为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而奋斗的远大理想。第三,教育者应结合传统与现实,教育儿童逐步理解革命传统,以使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三)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成员之间,以及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要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既要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又要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小学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儿童关心、热爱集体,成为集体的积极一员。
第二,用集体主义精神来调节言行。
第三,初步了解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起尊重他人与服从集体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