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6.1:教学概述)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31日

第六章 教学实施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一)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二)教学的内涵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其特点如下:第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第二,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教师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第三,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教学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学既可以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各种直接交往活动进行,也可以通过印刷物、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远距离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作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谓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系统。它是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揭示了学科研究对象的规律性,反映了科学文化发展的现代水平。所谓技能,是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而基本技能,则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无论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样的改革.都要坚持加强双基教学而不应有所削弱,这样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所谓智力,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能力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高级形式,而且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决心的体现。只有注意发展性教学,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维操作,进行推理、证明,去解决创造性作业,才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人们的智力是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和个人努力三者相互作用的产物,但对小学生来说.教学对他们的智力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