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examzz.com 教学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也要关心学生身心的平衡发展,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增强体质、促进发展。所谓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教学特别要注意教学卫生,要求学生在坐、立、阅读、书写和其他学习活动中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护学生的视力,防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有规律有节奏地学习与生活.保持旺盛的精神,发展健康的体魄。
(四)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通过在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运用艺术、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小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的学习和交往。是他们生活中认识世界和进行社会交往的组成部分。他们在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联系实际过程中,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他们在班级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将依据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都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提供了坚实基础。教学在强调共性的同时,要关注小学生的个性。个性是生来具有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性的稳定特点的综合。它通过需要、兴趣、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反映出来。通过教学,激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仅使他们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