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3.5:课外活动)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29日

  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
  参观重大建设项目,祭奠烈士陵园,参观各种纪念馆、展览馆,访问革命老人、英雄模范人物,调查社会民情、建设成就以及各项改革,游览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等等。
  5.杜会公益活动
  帮助孤寡老人,军烈属料理家务,宣传交通安全,维护公共秩序,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扩大与社会、与群众的接触,产生情感交流,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尽责的思想,形成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
  6.墙报、黑板报
  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进行时事政策宣传,表扬好人好事,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二)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小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条件组识的人数不宜过多,成员应是对这项活动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要确定专人指导。
  这类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学科小组
  按照学科建立的各种兴趣小组。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
  2.技术小组
  这是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这些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知趣爱好,培养他们成为科技队伍
  3.艺术小组。艺术小组有音乐小组、舞蹈小组、乐器小组、喜剧小组、美术小组等。这些小组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能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
  4.体育小组。
  (三)个人活动这是学生在教室指导下进行课余的独立作业的活动。例如阅读各种书籍,独立观察实验,制作玩具模型.进行艺术创作,等等。这种活动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
  三、课外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
  1.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基础。
  2.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标。3.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使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