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第四章第七节)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20日

  2.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
  (1)保守性
  鉴赏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是指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具体表现为鉴赏活动中,人们的种种偏好与选择,以及各种不同的欣赏方式与欣赏习惯,常常具有某种定势或趋向。这些不同的倾向和方式往往与观众的文化层次和美学修养有关,也经常带有时代与民族的共同特色。
  (2)变异性
  鉴赏主体审美经验的创新期待视野,是指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得人们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趣味也随之发生变化。
  六、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一)注意
  1.鉴赏艺术作品,显然离不开“注意”的心理功能。艺术鉴赏的最初阶段。就需要鉴赏主体的整个心理机制进入-种特殊的审美注意或审美期待状态,从日常生活的意识状态进入到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状态之中,使主体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
  2.在艺术鉴赏中,“注意”这个心理功能还有另外-个重要作用,这就是把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要素指向并集中于某-特定的艺术作品,并且保持相当-段时间的注意稳定性。
  (二)感知
  1.艺术鉴赏心理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它包含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2.艺术鉴赏活动的真正开始是感知艺术作品。艺术作品首先是以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艺术之所以区分为视觉艺术(如绘画)、听觉艺术(如音乐)和视听艺术(如电影),正是由于这些艺术门类采用了不同的艺术媒介和艺术语言,因而作用于人们不同的感觉器官。
  审美感知在表面上是迅速地和直觉地完成的,但它却是人的-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在感知的后面潜藏着鉴赏主体的全部生活经验,还有着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
  (三)联想
  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等。
  联想在审美心理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联想,不仅使得艺术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而且能使感知的形象内容更加丰富深刻,从而使艺术鉴赏活动不只是停留在对艺术作品感性形式的直接感受上,而且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感性形式中蕴含的更为内在的意义。音乐欣赏中,联想这-心理活动大量存在。
  艺术鉴赏中的联想必须以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作为依据,不能离开作品的内容和情绪。这种联想应当是在作品的启发下。针对艺术形象而进行。
  (四)想象
  艺术创作不能离开想象,艺术鉴赏离开了想象,也同样无法进行。想象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两种类型。艺术鉴赏活动以再造想象为主,同时也包含有-定的创造想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