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是我国第-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书,作者班固(32—92),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记载两汉230年间的历史,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起,至王莽皇帝四年(公元23年)止,全书共100篇,分120卷。
2.诗歌
汉诗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诗,乐府民歌成就较高,它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叙事为主,多用比兴铺陈,善于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朴素自然,对当时和后世诗歌创作均有深远影响,文人诗以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它是在民间五言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东汉才有完整的作品,《古诗十九首》是其成熟的标志。
汉代习惯把采自民间的歌谣称为“乐府民歌”。《病妇行》、《东门行》、《陌上桑》、《上邪》、《长歌行》、《孔雀东南飞》等篇目直至今日仍魅力无穷。其中《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在结构和叙事的完整性上都达到了汉乐府的最高水平。
(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诗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显著的文学样式。
隋唐五代时期,特别是唐代诗歌达到了古典诗歌的高峰。《全唐诗》收录作者2300多人,诗近5万首,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唐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同我国相连的-些亚洲国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1.建安诗歌
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从公元196年至220年。建安诗歌是指以这-时期为中心的汉末魏初的诗歌,建安诗人主要是曹操、曹植、曹丕父子和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文士。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在语言表达上,呈现出简练刚健的特点,文风慷慨悲凉,被誉为“建安风骨”。建安诗人成就突出的是曹操、曹植。建安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大量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为五言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开始了五言古诗蓬勃发展的时代。
2.陶渊明与田园诗
陶渊明(365--427),是东晋时期,同时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他40岁时出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天。就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参加农业劳动,接触劳动人民,他的作品大都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他开创的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座里程碑。
3.山水诗、永明体与官体诗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东晋诗人谢灵运(385—433)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人。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代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