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第四章第二节)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18日

  ①热力学第-定律
  热力学系统如不吸收外部热量却对外做功,须消耗内能:不可能造出既不需外界能量又不消耗系统内能的永动机。
  ②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机不可能把从高温热源中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有用功,总要把-部分传给低温热源。根据这个定律,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
  ③热力学第三定律
  在科学家研究固体、液体、分子和原子的自由能的基础上,能斯特提出,在温度达到绝对零度(-273摄氏度)时,物质系统(分子或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将停止。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但是可以无限趋近。
  (四)电磁理论
  1864年,麦克斯韦用-组偏微分方程概括了电场、磁场本身,以及电转化为磁、磁转化为电等全部电磁现象所满足的数学关系,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预言光是-种电磁波。1888年,赫兹发现了电磁波。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成为描述电磁运动的基本理论,被称为自然科学的第三次理论大综合。电磁波的预言和发现,为无线电通讯开辟了道路。
  (五)相对论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立的物理学理论,描述物体的高速运动和相关的时空性质。相对论引发了现代物理学革命,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时空观。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基因理论和系统理论被称为现代科学四大基础理论。广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等效原理:引力与惯性力等效;二,广义协变原理:即广义相对性原理。指所有的物理定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取相同的形式。
  (六)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结构、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物理科学。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
  论,对半导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低温超导物理、量子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量子力学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实现了从宏观世界向微观世界的重大飞跃。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说。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证明了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
  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和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第-个数学描述——矩阵力学。1926年,奥地利科学家提出了描述物质波连续时空演化的偏微分方程——薛定谔方程,给出了量子论的另-个数学描述——波动力学。后来,物理学家将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统-起来,统称量子力学。
  三、生命科学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
  1.细胞
  细胞是-切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植物和动物的发育过程就是新细胞形成的过程。细胞内部有细胞核,外部是细胞质和最外层的细胞膜。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RNA)构成,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