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限价 |
保护价格 |
与均衡价格的关系 |
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
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
目标 |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
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
措施类型 |
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 |
产生的影响 |
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
往往出现供过于求现象 |
保障措施 |
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如凭票供应 |
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
注意事项 |
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 |
只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 |
四、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1.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取其绝对值。
2.熟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1)点弹性:
(2)弧弹性:
3.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Ed>1
(2)需求单一弹性:Ed=1
(3)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Ed<1
4.掌握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因素 |
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 |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
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其需求价格弹性大 |
(2)商品的重要性 |
基本必需品,弹性小;非必需品,弹性大 |
(3)商品用途的多少 |
用途越多,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
(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
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
5.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类型 |
与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呈反方向变动趋势。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适于采用薄利多销的政策。 |
(2)需求单一弹性的商品 |
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
(3)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 |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
(二)需求交叉弹性
1. 掌握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Eij=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动
2.掌握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类型
类型 |
弹性值 |
(1)替代品 |
Eij>0 |
(2)互补品 |
Eij<0 |
(3)无关的 |
Eij=0 |
(三)需求收入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