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五:公共选择理论
含义 |
关于“政府失灵”的理论,它分析的是政治场景和公共选择中的个人(包括投票人、政治家、官僚)行为。 | |
产生 |
产生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 | |
理论基石 |
个人主义方法论 |
人们只能通过对个人及其行为的理解来理解社会 |
经济人假设 |
政治场景中的个人都是自利、理性和效用最大化者,必定在政治场景的特定激励和约束下,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谋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众利益最大化。 | |
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
和市场过程一样,政治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个人之间的交易网络。 |
考点六:政府失灵的表现形式
常见的政府失灵表现为:
1.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
2.政治家(政党)选票极大化;
3.投票循环
4.官僚体系无效率
其一,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本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本部门的总预算。
其二,官僚机构(行政部门及其公务人员)负责生产某种公共物品与服务(或其组合),以与其服务对象(立法机构或其中间投票人)的预算拨款相交换。
5.利益集团与寻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