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2014《经济基础知识》重点复习2_第4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7月24日

货币政策的作用:

①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②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③通过对利率的调节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进而调节消费与储蓄的比重;④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⑤通过干预汇率、利用外贸等办法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1)存款准备金率:迅速抑制或扩大信贷规模。

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必须按规定把自己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率即准备金占吸收存款的比率。

(2)再贴现率:调整货币供应总量。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贴现票据时被扣除的利息和票面额的比率。

补充:贴现与再贴现

贴现是指企业或个人等商业银行客户由于资金需要,在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融资行为。

再贴现是相对于贴现而言的,商业银行在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中央银行,得到中央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中央银行在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这是因为,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的再贴现成本,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成本增加,自然影响再贴现需求,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再贴现率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因而具有一种告示作用:提高再贴现率,呈现紧缩意向,反之,呈现扩张意向,这特别对短期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再贴现率具有调节灵活的优点,但也不宜于频繁变动,否则给人以政策意向不明确印象,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率的调节空间有限,且贴现行为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如果商业银行出于其他原因对再贴现率缺乏敏感性,则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调控机理: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等于向流通中投放货币,由此银根松动、市场利率下降,资金需求增加,信贷规模扩大;反之,中央银行出售有价证券,等于回笼货币,收缩信贷规模。

【例题?单选题】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A.保持币值稳定

B.实现充分就业

C.保持物价稳定

D.保持利率稳定

[714080302]

『正确答案』A

【例题?多选题】(2008年)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时,通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 )。

A.存款准备金率

B.转移支付

C.公开市场业务

D.再贴现率

E.官方储备

[714080303]

『正确答案』ACD

3.货币政策的类型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根据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三种类型。

(1)均衡性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其主要功能 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这一政策除在总需求不足时会刺激有效需求增加、促使供需总量趋于平衡外,在其他情况下实行扩张性政策,会造成或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3)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小于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其主要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

当经济发展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时,需要降低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当经济膨胀时,需要提高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例题?单选题】(2007年)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是( )。

A.抑制社会总供给

B.缩小贸易顺差

C.抑制社会总需求

D.刺激社会总需求

[714080304]

『正确答案』D


首页 1 2 3 4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