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2014《初级经济基础》精讲11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7月19日

第二节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

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

衡量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是否适度,除了要考虑既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外,还要看是否兼顾了公平和效率。

1.效率和公平的标准

效率标准,就是要考虑既定的财政收入规模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公平标准,就是在确定财政收入规模时,要公平地分配财政税收负担。

2.“两个比重”的衡量标准

我国通常用“两个比重”来间接地反映效率与公平的兼顾程度。“两个比重”就是指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第三节 政府债券收入

政府债务收入的涵义和特征:

政府债务收入是指政府以债务人身份,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

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国家公债,简称国债;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地方公债,简称地方债。我国的公债一般是指中央政府的债务。

政府债务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形式之一,与其他财政收入比较,具有以下特征:

1.有偿性。

2.自愿性。

3.灵活性。

政府债务的经济影响:

1.积极影响

(1)弥补财政赤字。

(2)筹集政府投资资金。

(3)调节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行公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2.消极影响

(1)如果不考虑政府偿还能力,长期实行赤字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公债取得收入弥补财政赤字,会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

(2)会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偿还公债的最终收入来源是税收。

(3)政府取得公债收入,可能会产生财政“挤出效应”。

(4)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政府债务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1.国债依存度

表示国债发行规模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关系。由于我国只有中央政府才发行公债,因此衡量我国国债依存度要用当年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衡量。

2.国债负担率

国债余额(政府历年发行公债尚未偿还的累计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

3.国债偿债率

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这一指标反映财政还本付息的能力。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