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开放型经济
开放型经济的含义:
1.开放型经济与封闭型经济相比的概念;
2.开放型经济指一国所实行的经济制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倾向;
3.一般意义上的开放型经济。
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1993年首次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1997年9月又明确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2000年10月再次强调发展开放型经济;2001年3月,“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正式写入“十五计划”;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明确提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要求。
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意义:
1.是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2.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3.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0后对外承诺的国际义务也是一致的。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涉外经济管理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宏观管理:
1.涉外经济活动涉及多种对象和多方面内容,所以各方主体要在宏观管理上接受统一领导。
2.涉外经济活动是国内贸易活动的延伸和补充,构成我国总供求的基本内容,因此需要由宏观管理上统一调节统一控制。
我国重视和加强涉外经济管理的意义:
1.通过正确处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以维护国家主权,坚持平等互利原则,保护国家利益。
2.及时调整对外经济活动的目标和政策,制定对外经济活动的战略和计划,促进涉外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关系,实现开放经济中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第五节 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必须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2.必须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为我国实现社会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创造有利条件
3.必须有利于带动国内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4.必须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5.必须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6.必须有利于扩大就业和缓解国内结构性矛盾,维护城乡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