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学之公共决策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1年12月9日

  (1)德尔斐法。即采用函询调查的方式,分别向参与预测活动的专家提出问题,而后将其意见整理和综合并匿名反馈给有关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综合、反馈,经过多次反复循环之后得到一个可靠一致的意见的方法。

  (2)会议法。即通过让预测专家集中开会,面对面交换意见,从而达到相互启发和集思广益,形成创造性结论,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预测结果的方法。

  (3)时间序列法。即假定预测对象的变化与时间有关,并根据其变化特征以惯性原理来推测其未来状态的方法。

  (4)回归分析法。即根据预测对象及其相关因素的统计资料来近似地确定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这个函数模型来预测其未来状态的方法。

  (5)趋势外推法。即根据预测对象的历史和现象资料,找出其变化发展规律,从而推测出事物的未来状况的方法。  6、方案抉择的主要环节

  (1)确定标准。即确定一套对方案进行优选的价值准则。一般包括:符合国家和社会的总体战略;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决策目标;消耗的资源尽可能少;实现目标的风险尽可能低;实施方案所产生的副作用尽量小。

  (2)可行性分析。对决策方案在现实中实施的可行性作出分析和估量。一般包括:政治可行性,即可以动员来支持方案的政治资源及方案对政治价值的影响;经济可行性,即执行方案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获取和支持程度;法律可行性,即方案是否符合一国的宪法和法律;行政可行性,即政府行政部门执行决策的能力大小和效率高低;技术可行性,即方案在现有技术水平下能实现目标的程度。

  (3)合法化。方案确定之后,提交给有权的立法或行政机关审批,通过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使之合法化,然后以法律、法令或政策的形式颁布,付诸实施。

  7、群体决策的特征

  (1)有利方面:

  ①群体决策能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较多的处理意见和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

  ②群体成员在决策过程中,伴随着满意度的增加会表现出对决策的支持,从而使之易于执行;

  ③群体决策是组织中很重要的沟通形式,通过群体决策可以加强组织中不同水平的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2)不利的方面:

  ①群体决策的工作程序较慢,需要比领导个人决策更长的时间;

  ②在群体沟通遇到障碍时,个人意见往往会受到某种因素的压制;

  ③决策群体易出现极化现象;

  ④会造成不必要的内耗和人力的浪费,从而导致人为的决策障碍;

  ⑤有时是表面上的群体决策,其结果可能会伤害参与决策的其他成员的感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