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会计证《会计基础》第一章讲义串讲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8月17日

第三节 会计基础

1.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主要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与收付实现制相比,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规定 
我国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四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1.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也称财务报表要素。 
2.分类 
(1)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三个要素也是资产负债表的要素。 
(2)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的要素:收入、费用、利润;这三个要素也是利润表的要素。 
二、六大会计要素 
(一)资产 
1.定义和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可能具有实物形态,也可能不具有实物形态。 
特征:①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②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③资产是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未来可能的不是企业的资产。 
2.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变现速度或能力)不同,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二)负债 
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负债的确认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 
2.构成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三部分:(1)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股)本溢价。(2)留存收益;(3)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企业清算是,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可还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四)收入 
1.概念和特征 
(1)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3)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2.涉及收入的分录 
由于收入的取得一般伴随着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因此,应借记增加的资产或减少的负债相应的科目,贷记收入科目。 
(五)费用 
1.概念和特征 
A.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B.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C.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2.发生费用的会计分录的编制 
由于费用的发生一般伴随着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因此,应借记相应的费用科目,贷记增加的负债或减少的资产相应的科目。 
(六)利润 
1.构成 
①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②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2.确认与计量 
主要依赖于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和计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