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
(1)2006年12月11日,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正式施行。
(2)定义——银行金融创新是银行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满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
| 
 组成  | 
 内容  | 
| 
 战略决策创新  | 
 战略决策是关于银行发展方向的决策。  | 
| 
 制度安排创新  | 
 制度安排是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合作的一种方式和机制。  | 
| 
 机构设置创新  | 
 一是实现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二是扁平化(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建立一种紧凑、干练的组织结构)  | 
| 
 人员准备创新  | 
 通过创新的方式培养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培训现有人才、提升现有人才的素质,并能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 
| 
 管理模式创新  | 
 基于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改变银行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战略规划、资本预算、项目管理、绩效评估、内部沟通、知识管理。它可以解决主要的管理问题,降低成本和费用,提高效率,增加员工和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 
 金融产品创新  | 
 是银行金融创新的核心,对银行的收入和市场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 
3、银行金融创新的基本原则
| 
 原则名称  | 
 原则内容  | 
| 
 合法合规原则  |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变相逃避监管。  | 
| 
 公平竞争原则  | 
 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进行低价倾销、恶性竞争或其他不正当竞争  | 
| 
 知识产权保护原则  | 
 应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应制定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保护自主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 
| 
 成本可算原则  | 
 尽可能保证创新成本能比较准确地核算,避免创新活动偏离银行经营目标  | 
| 
 风险可控原则  | 
 只要是创新就是未曾验证的,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银行创新必须保证风险可控,以保证银行的安全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 
| 
 信息充分披露原则  | 
 银行须对创新过程中不涉及商业秘密、不影响知识产权部分充分披露  | 
| 
 维护客户利益原则  | 
 银行应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和专业操守,完整履行尽职义务,充分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  | 
| 
 四个“认识”原则  | 
 包括:认识你的业务、认识你的风险、认识你的客户、认识你的交易对手  | 
| 
 
  | 
 
  | 
4、客户利益保护
强调客户利益保护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稳定的需要,也是银行自身发展、尤其是创新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
| 
 保护方面  | 
 含义  | |
| 
 审慎尽责  | 
 为客户提供专业、客观和公平的意见,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履行保密义务。  | |
| 
 充分信息披露  | 
 向客户准确、公平、没有误导地进行信息披露,充分提示与创新产品和服务有关的权利、义务和风险。  | |
| 
 引导理性消费  | 
 向客户销售适宜的投资产品。  | |
| 
 客户资产隔离  | 
 严格界定和区分银行资产和客户资产,进行有效的风险隔离管理,对客户的资产进行充分保护。  | |
| 
 妥善处理利益冲突  | 
 公平处理银行与客户、银行与第三方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有效受理客户投诉及建议的渠道,不断提高金融创新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 |
| 
 客户教育  | 
 为客户提供相关信息和培训,使他们具备理解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使他们接受和遵循“买者自负”(产品购买者从购买行为中获得利益,也要自己承担决策风险)这一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强调买者自负的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金融投资者要加强自我教育,充分认识金融产品与市场中蕴含的风险,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另一方面,要求产品提供方对产品的已知缺陷和风险进行适当披露,尽可能避免客户对所购买的产品存在很大的误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