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指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它主要受证券发行人的经营能力、盈利水平、事业稳定程度及规模大小等因素影响。信用风险是债券的主要风险。政府债券的信用风险最小。
政府债券的信用风险最低,一般认为中央政府债券几乎没有信用风险,其他债券的信用风险依次从低到高排列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但大金融机构或跨国公司债券的信用风险有时会低于某些政局不稳的国家的政府债券。
(2)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使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可能。
经营风险来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包括:项目投资决策失误、不注意技术更新、不注意市场调查、销售决策失误。外部因素包括公司以外的客观因素,如政府产业政策的调整、竞争对手的实力变化等。但经营风险主要还是来自公司内部的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
公司的经营状况最终表现于盈利水平的变化和资产价值的变化,经营风险主要通过盈利变化产生影响,对不同证券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经营风险是普通股票的主要风险,公司盈利的变化既会影响股息收入,又会影响股票价格。当公司盈利增加时,股息增加,股价上涨:当公司盈利减少时,股息减少,股价下降。
(3)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
实际上公司融资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当融资产生的利润大于债息率时,给股东带来的是收益增长的效应;反之,就是收益减少的财务风险。对股票投资来说,财务风险中最大的风险当属公司亏损风险。
命题点三 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收益与风险的基本关系是:收益与风险相对应。
而一旦公司发生亏损,投资者将在两个方面产生风险:①投资者将失去股息收入;②投资者将损失资本利得。公式表示如下
预期收益率=无风险利率+风险补偿
无风险收益率是指把资金投资于某一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对象而能得到的收益率,这是一种理想的投资收益,我们把这种收益率作为一种基本收益,再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使投资者得到应有的补偿。
几种情况的比较:
(1)同一种类型的债券,长期债券利率比短期债券高。这是对利率风险的补偿。
(2)不同债券的利率不同,这是对信用风险的补偿。
(3)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债券的票面利率会提高或是会发行浮动利率债券,这是对购买力风险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