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金融创新深化
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中,结构化票据、交易所交易基金、各类权证、证券化资产、混合型金融工具和新型衍生合约不断上市交易;从功能上看,天气衍生金融产品、能源风险管理工具、巨灾衍生产品、政治风险管理工具、信贷衍生产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扩展了“金融帝国”的范围。
4.金融机构混业化
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经济危机时代制定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取消了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相互渗透业务的障碍,标志着金融业分业制度的终结。
5.交易所重组与公司化
证券交易所是集中交易市场,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金融全球化使交易所本身也产生了集中趋势。交易所公司化是证券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又一表现。
6.证券市场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经济的来临,出现了电子金融创新(E-FinanceInnovation)。电子金融创新是电子商务(E—Business)在金融业的应用,它不是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金融资产的交易和交割过程,而是应用于金融信息的收集、分析、传播、交流和金融资产的管理过程。
7.金融风险复杂化
8.金融监管合作化
四、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简述
1.旧中国的证券市场
证券在我国属于舶来品,最早出现的股票是外商股票,最早出现的证券交易机构也是由外商开办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众业公所。
2.新中国的证券市场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新中国资本市场的萌生(1978—1992年)。
(2)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1993—1998年)。
(3)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1999年至今)。
五、《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1.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
2.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任务。
3.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4.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证券投资品种。
5.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6.促进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提高执业水平。
7.加强法制和诚信建设,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水平。
8.加强协调配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9.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
六、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从内容上看,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在国际资本市场募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