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证券从业考试证券交易章节知识点(第八章第三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6月24日
第三节 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
知识点:
  • 风险
  • 控制
风险:
(1)客户信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客户违约,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导致证券公司损失的可能性。
(2)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因不可预见和控制的因素导致市场波动,交易异常,造成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无法正常进行、危及市场安全,或造成证券公司客户担保品贬值、维持担保比例不足,且证券公司无法实施强制平仓收回融出资金(证券)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3)业务规模及集中度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规模失控,对单个客户融资融券规模过大、期限过长,而造成证券公司资产流动性不足、净资本规模和比例不符合监管规定的可能性。
(4)业务管理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经营中因制度不全、管理不善、控制不力、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业务经营损失的可能性。
(5)信息技术风险。主要是指因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交易信息系统故障致使交易中断、监控失效而导致承担客户资产损失的赔偿责任或无法收回到期债权的可能性。

控制:
(1)客户信用风险的控制。
(2)市场风险的控制。
(3)业务规模和集中度风险的控制。
1)证券公司要根据自有资金和证券状况,在净资本总额和比例符合监管要求、保持正常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可承受的前提下确定融资融券业务总规模。融资融券业务总规模一旦确定则不得随意扩大,并需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监控。
2)证券公司对客户的授信和融出资金、证券均应由公司总部统一控制和办理,严禁分支机构擅自对外办理相关业务。
3)业务集中度严格控制在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范围内。
(4)业务管理风险的控制。
1)制定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业务操作规范、风险管理措施等,并加强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管理制度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2)对重要的业务环节,实行双人双岗复核、审批,并强制留痕。
3)公司总部对业务经营情况、主要风险指标和每个客户的账户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并明确相应的处置措施,发现问题按相关规定及时处置。
4)公司业务合规和风险管理部门对营业部和融资融券业务管理部门的业务操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稽核。
(5)信息技术风险的控制。
1)建立完善的融资融券业务信息技术系统,并制定完善的备份方案和应急处理预案。2)制定并严格执行信息技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制度,加强系统日常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融资融券业务管理部门和营业部对备份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熟悉相关内容和应急操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