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2—18(2012年3月真题•单选题)
2004年底,我国推出的首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是( )。
A.深证IOOETF
B.上证50ETF
C.上证180ETF
D.上证红利ETF
【参考答案】B
【解析】2004年底,国内推出首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华夏上证50ETF。
四、ETF的风险
首先,与其他指数基金一样,ETF会不可避免地承担所跟踪指数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其次,二级市场价格常常会高于或低于基金份额净值。此外,ETF的收益率与所跟踪指数的收益率之间往往会存在跟踪误差。抽样复制、现金留存、基金分红以及基金费用等都会导致跟踪误差。
五、ETF的分析
在投资ETF时,投资者首先需要清楚ETF所跟踪的是什么指数,而且对指数所含成分股的分析以及指数构建方法的了解都是不可缺少的。用于分析EIF的收益指标包括二级市场价格收益率、基金净值收益率。用于分析ETF运作效率的指标主要有折(溢)价率、周转率、费用率、跟踪偏离度、跟踪误差等。ETF的折(溢)价率与封闭式基金的折(溢)价率类似,等于二级市场价格与基金份额净值的比值减1折(溢)价率大于一定幅度时会引发套利交易。同时,折(溢)价率也是一个反映ETF交易效率与市场流动性强弱的指标。周转率通常用日或周表示,等于ETF二级市场成交量与ETF总份额之比。作为被动型的指数基金,ETF的投资目标不是超越指数的表现,而是希望取得与指数基本一致的收益,因此基金收益与标的指数收益之间的偏离程度就成为评判ETF是否成功的一个指标。偏离程度越小,说明ETF在跟踪指数上表现得越好。偏离程度可以用跟踪误差与跟踪偏离度两个指标来衡量。日跟踪误差=ETF日净值收益率-的指数日收益率跟踪误差也可以用月、季等表示。跟踪偏离度等于考查期内跟踪误差的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