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后评价
(一)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1.项目后评价的定义: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
2.项目后评价的任务
项目后评价一般由项目投资决策者、主要投资者提出并组织,项目法人根据需要也可组织进行项目后评价。项目后评价应由独立的咨询机构或专家来完成,也可由投资评价决策者组织独立专家共同完成,“独立”是指从事项目后评价的机构和专家应是没有参加项目前期和工程实施咨询业务和管理服务的机构和个人。具体来说,项目后评价要完成的咨询任务是4个:
(1)对项目全过程的回顾和总结。
(2)对项目的效果和效益进行分析评价。
(3)对项目目标和持续性进行评价。
(4)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
3.项目后评价的原则和特点
项目后评价的一般原则5个:独立性、科学性、实用性、透明性和反馈性,特点是评价的独立性和反馈功能。
4.项目后评价与项目竣工验收
一个项目建成的标志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和层次。
(1)工程建成: (2)技术建成:运行达到设计的技术指标,装置达到设计能力。 (3)经济建成:主要是指项目财务和经济指标的基本实现,包括运营(销售)收入、成本、利税、FIRR、借款偿还期等。(4)效益建成:是指项目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包括项目对国民经济、环境生态、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宏观或长远的影响。
(二)项目后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1.项目全过程各个阶段的回顾与总结
一般分4个阶段:1项目前期决策、2项目建设准备、3项目建设实施、4项目投产运营等。
(1)项目前期决策的总结与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报告、决策)
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后评价的重点是:
①项目的目的和目标是否明确、合理;
②项目是否进行了多方案比较,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方案;
③项目的效果和效益是否可能实现;
④项目是否可能产生预期的作用和影响。
对项目评估报告后评价的重点是:
①对项目评估报告目标的分析评价;
②对项目评估报告效益指标的分析评价;
③对项目评估报告风险的分析评价等。
对项目决策的后评价包括:
①项目决策程序的分析;
②投资决策内容的分析与评价;
③决策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2)项目准备阶段的总结与评价:1项目勘察设计的总结与评价。2对项目投资融资方案的评价。3采购招投标工作评价。4开工准备的评价。
(3)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总结评价4个:
①合同执行的分析评价。执行合同是项目实施阶段的核心工作;
②工程实施及管理评价。包括:工程造价控制的分析评价;工程质量控制的评价;工程进度控制的评价;
③项目资金使用的分析评价,包括:资金来源的对比和分析;分析评价资金来源是否适当;分析和评价资金供应是否适时适度;分析项目所需流动资金的供应及运用状况。
④项目竣工评价:项目完工评价;投产运营前准备工作的评价。
(3)项目投产运营阶段的总结评价:
①项目运营状况的小结。项目运营状况,是指到项目后评价时点之时,项目投运以来的生产、运行、销售和盈利情况。主要评价指标有:达到设计能力、生产变化、财务状况等;
②项目效益预测。项目后评价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项目评价时点以前已经完成的部分进行总结,二是对项目评价时点以后的工作进行预测
在项目投入运营后的评价预测包括4个:1达到设计能力状况及预测;2市场需求状况及未来预测;3项目竞争能力现状及预测;4项目运营外部条件现状及预测等。
2.项目的效果和效益评价
项目的结果和效益分析,一般有以下5个方面:技术、经济、环境、社会和管理。
(1)项目的技术效果评价。主要包括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
(2)财务和经济效益评价。①财务效益分析。②经济效益分析。
(3)环境效益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价一般包括五部份内容:项目的污染控制、区域的环境质量、自然资源的利用、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管理能力。
(4)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社会效益评价的内容有如下七个方面:1就业影响。2地区收入分配影响。3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4受益者范围及其反映。5各方面的参与状况。6地方社区的发展。7妇女、民族和宗教信仰。
(5)项目的管理效果评价。
重点是分析评价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组织结构及能力。项目管理效果评价包括6个:
①组织结构形式的评价;
②对组织中人员的评价;
③组织内部沟通、交流机制的评价;
④对激励机制及员工满意度的评价;
⑤对组织内部利益冲突调停能力的评价;
⑥组织机构的环境适应性评价。
3.项目后评价的目标评价和可持续性分析
(1)项目目标评价。
①目标评价的层次。投资项目或规划目标一般有两个层次,一是宏观目标层次;二是直接的建设目标。
②目标评价的内容。目标评价一般要根据项目的投入产出关系,分析层次目标提出和实现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用量化指标进行表述。
目标评价的常用分析方法包括1目标树法、2层次分析法等,国际上通常采用3逻辑框架法
③项目目标实现程度及适应性分析。
项目目标实现程度评价主要通过项目的投入产出目标进行分析,要点有:1项目投入、2项目产出、3项目直接目的、4项目宏观目标
项目目标实现程度评价可以按照工程建成、技术建成、经济建成和长远效益实现四个层面来判断。
(2)项目的持续性评价。
① 项目持续性分析要素:财务、技术、环保、管理、政策等。
②可持续性分析。
项目可持续的制约因素分析:应列出制约项目可持续的主要因素,分析原因。
项目持续发展的主要条件:针对主要因素和原因,分析主要条件,区分内、外部条件,提出建议。
项目可持续的必要措施和建议:提出内部措施实施和外部条件创造的意见,重点是业主无法控制的外部条件,如:
(3)项目成功度评价。
①项目成功度的标准。项目评价的成功度可分为五个等级:(见课本P89)
等级 项目的目标 相对成本而言,项目
完全成功的 全面实现或超过 巨大的效益和影响
基本成功的 大部份 预期的效益和影响
部份成功的 原定的部份 一定的效益和影响
不成功的 非常有限 几乎没有产生什么正效益和影响
失败的 无法实现 不得不终止
②项目成功度的测定。
项目成功度表设置了评价项目的主要指标。评价人员首先要根据具体项目的类型和特点,确定表中指标与项目相关的程度,把它们分为“重要”、“次重要”和“不重要”三类。
(三)项目后评价的实施
1.项目后评价工作程序7个:
(1)接受后评价任务、签定工作合同或评价协议。
(2)成立后评价小组、制定评价计划。
(3)设计调查方案、聘请有关专家。
(4)阅读文件、收集资料。
(5)开展调查、了解情况。
(6)分析资料、形成报告。
(7)提交后评价报告、反馈信息。
2.后评价报告的基本格式7个
①报告封面(包括:编号、密级、评价者名称、日期等);
②封面内页(包括:汇率、权重指标及其他说明);
③项目基础数据;
④地图;
⑤报告摘要;
⑥报告正文:(1)项目背景(2)项目实施过程评价(3)效益和效果评价(4)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5)结论和经验教训;
⑦主要附件和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