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在于市场经济宏观方面的波动性和微观方面公共产品、外部性及不充分竞争的存在等。本章概要地介绍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宏观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础性内容以及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
第一节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主要由市场价格机制引导,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中价格主要由供给和需求决定,并通过价格引导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
一、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市场需求
1.需求的含义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消费者有购买意愿;二是消费者具有支付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某种产品的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1)消费者偏好。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而言,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反之,则需求减少。
(3)产品(或服务)价格。价格和需求数量的变动方向呈反方向变化,价格上升,需求数量下降;价格下降,则需求数量上升。
(4)替代品的价格。在相互替代商品之间,某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就会把其需求转向替代品,从而使替代品需求增加,被替代品需求减少。
(5)互补品的价格。在互补商品之问,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数量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数量降低。
(6)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反之则推迟购买。
(7)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等。
3.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一般情况下,需求数量和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数量之间这种反方向变化的关系,被称作需求规律。经济学家把反映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需求曲线。
(二)市场供给
1.供给的含义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设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指所有生产者供给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总和。
2.影响供给的基本因素
(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价格和其供给数量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
(2)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供给数量会增加。反之,则供给减少。
(3)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