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重点讲解二十七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7月22日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2)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①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要进一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③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

  ④进一步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发展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

  (3)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4)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着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着力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

  (5)发展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

  ①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②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③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④加强对外宣传,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

  4、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③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城市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④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⑤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

  ①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