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重点讲解二十九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7月22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各项工作的根本任务和行动指南。

  一、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系统地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动中蓬勃发展,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更加自觉、更加全面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坚定不移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相互促进、内在统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必须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在社会和谐中促进科学发展。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其总体要求是: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建设良好生态文明。

  (二)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3)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4)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朝着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前进。

  (1)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