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讲义第三章固定资产折旧方法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6月18日
 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为基数,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为折旧率,计算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计提折旧的基数是固定不变的,折旧率依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来确定,且各年折旧率呈递减趋势,所以计算出的年折旧额也呈递减趋势。计算时,折旧率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的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年数总和×100%

  年数总和=预计的折旧年限×(预计的折旧年限+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的要点:净残值在每年均加以考虑;折旧第一年、第二年等的起止时间(参造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的公式。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说明】

  1.固定资产折旧特殊费用去向: 对外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销售部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入销售费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入管理费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即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2.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原因是我国土地的所有权为国家或集体所有,企业拥有的是土地使用权(在无形资产中核算),企业固定资产中一般不存在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另外掌握在固定资产中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不存在损耗的问题,所以无需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如果继续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净值会出现小于零的情况。所以我们应掌握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

  3.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后,固定资产如何计提折旧,即以改变时点时的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作为计提折旧的基数。

  4.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提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否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