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知识点六:责任成本管理
一、责任成本管理的内容
责任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内部划分成不同的责任中心,明确责任成本,并根据各责任中心的权、责、利关系,来考核其工作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
责任成本中心也叫责任单位,是指企业内部具有一定权力并承担相应工作责任的部门或管理层次。责任成本管理的流程如图6-10所示:
二、成本中心及其评价
1.含义
成本中心是指有权发生并控制成本的单位。成本中心一般不会产生收入,通常只计量考核发生的成本。
成本中心是责任中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只要是对成本的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或个人都可以成为成本中心,例如:负责生产产品的车间、工段、班组等生产部门或确定费用标准的管理部门等。
2.成本中心具有以下特点:
(1)成本中心不考核收益(一般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收入),只考核成本(首要特点)
(2)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负责,不负责不可控的成本
3.可控成本与责任成本
(1)可控成本应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该成本的发生是成本中心可以预见的;
第二,该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计量的;
第三,该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调节和控制的。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与成本中心所处的管理层级别、管理权限与控制范围大小有关。对于一个独立企业而言,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
(2)成本中心当期发生的所有可控成本之和就是其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4.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预算成本节约额 | 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责任成本-实际责任成本 |
预算成本节约率 | 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100% |
三、利润中心
1.定义
利润中心是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和利润的责任单位。它不但有成本发生,而且还有收入发生。
利润中心往往处于企业内部的较高层次,如分店或分厂等。利润中心与成本中心相比,其权利和责任都相对较大,它不仅要降低绝对成本,还要寻求收入的增长使之超过成本,即更要强调相对成本的降低。
2.类型
利润中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利润中心,另一种是人为利润中心。
(1)自然利润中心。
它是自然形成的,直接对外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以取得收入的责任中心。
(2)人为利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