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超支差异;凡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则称为节约差异。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1.因素分析法(教材安排在第八章介绍,我这里提前了)
(1)含义
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2)因素分析法两种具体形式
一为连环替代法;二为差额分析法。其中连环替代法为基本方法,差额分析法为简化方法。
(3)连环替代法基本原理
第一步,对需要分析的财务指标进行因素分解;
第二步,确定各个因素替代顺序,然后按照这一顺序替代计算;
第三步,确定替换指标性质的总体方向
指的是现在向历史或者历史向现在,还是实际向计划或者计划向实际,还是实际向标准或者标准向实际;
第四步,在衡量某一因素对一个财务指标的影响时,假定只有这一因素在变动而其余因素不变;
第五步,把这个替代后的指标与该因素替代前的指标相比较,确定因素变动所造成的影响。
第六步,依次替代其他各个因素,重复第四、五步
(4)连环替代法使用注意的关键事项
第一、因素分解的关联性
第二、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应按分析目的及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安排替换顺序,不得随意颠倒。
第三、顺序替代的连环性
每个因素的替换都是在前一个因素替换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只是替代一个因素。
第四、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运用这一方法在测定某一因素变动影响时,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的。因此,计算结果只能说明是在某种假定条件下计算的结果。
第五、替换指标性质的方向性
第六、差异计算的方向性:本章采用的是从标准数向实际数额替代。
(5)差额分析法基本原理
实质上就是连环替代法的简化,省略了替代过程,直接用替换后的数值减去替换前的数值,得出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2.差异计算的通用规律
(1)总差异计算
=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实际单位用量×实际单价-实际产量×标准单位用量×标准单价
=实际用量×实际单价-标准用量×标准单价
【特别注意】
实际用量=实际产量×实际单位用量
标准用量=实际产量×标准单位用量
(2)分项差异计算规律
注意:
1.替代方向:标准向实际;替代顺序:先数量后价格;计算的方向:替代后减替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