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目标利润法:是根据预期目标利润和产品销售量、产品成本、适用税率等因素来确定产品销售价格的方法。
(4)变动成本定价法:变动成本定价法是指企业在确定价格时产品成本仅以变动成本计算。此处所指的变动成本包括变动制造成本和变动期间费用。
2.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企业可以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关系,通过价格的升降来作用于市场需求。
(2)边际分析定价法:是指基于微分极值原理,通过分析不同价格与销售量组合下的产品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价决策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四)价格运用策略
(1)折让定价策略;(2)心理定价策略;(3)组合定价策略;(4)寿命周期定价策略。
第三节 分配管理
一、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
股利政策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的方针及对策。股利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使公司价值最大化。
(一)股利分配理论
1.股利无关论。
股利无关论认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限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的价值或股票的价格产生任何影响,投资者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
2.股利相关理论。
股利相关理论认为,企业的股利政策会影响股票价格和公司价值。主要观点包括:(1)“手中鸟”理论;(2)信号传递理论;(3)所得税差异理论;(4)代理理论。
(二)股利政策
1.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在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股权资本额,先从盈余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来分配,即净利润首先满足公司的股权资金需求,如果还有剩余,就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则不派发股利。
2.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或是在此基础上维持某一固定比率逐年稳定增长。公司只有在确信未来盈余不会发生逆转时才会宣布实施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公司将每年净利润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派给股东。这一百分比通常称为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指公司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正常股利额,每年除了按正常股利额向股东发放股利外,还在公司盈余较多、资金较为充裕的年份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但是,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股利支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