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成本管理
[基本要求]
(一)掌握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掌握标准成本的制定及差异分析
(三)掌握责任成本
(四)熟悉量本利分析技术
(五)了解作业成本
(六)了解成本管理的作用与目标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简单来说,成本就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或达到一定目标所发生的耗费或支出。
一、成本管理的作用
通过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可以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通过成本管理可以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成本管理能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二、成本管理的目标
从成本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层面来看,成本管理的目标可以区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方面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为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服务。成本管理的具体目标是对总体目标的进一步细分,主要包括成本计算的目标和成本控制的目标。
三、成本管理的基本环节
(一)成本规划
成本规划主要是指成本管理的战略制定。它从总体上规划成本管理工作,并为具体的成本管理提供战略思路和总体要求。
(二)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生产费用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它是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信息基础。
(三)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指企业采取经济、技术和组织等手段降低成本或改善成本的一系列活动。
(四)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成本核算,结合有关计划、预算和技术资料,应用一定的方法对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比较,了解成本变动情况,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和原因。
(五)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定期对成本计划及有关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
第二节 量本利分析与应用
一、量本利分析的内容
量本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和业绩考评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量本利分析主要包括保本分析、安全边际分析、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目标利润分析和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等内容。
(一)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2)销售收入与销量呈完全线性关系;(3)产销平衡;(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二)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1.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