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学教育学考点命题:4.2制定教育目的基本依据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1月18日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如同人类的其他社会活动一样,教育目的具有主观的性质,是存在于人头脑中的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教育目的作为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未来新人的主观形象,往往反映的是理想的新人的形象。
  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它同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等又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如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要素主义教育目的、永恒主义教育目的、存在主义教育目的等。
  在漫长的教育实践历史进程中,人们从各自的理想出发,赋予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以不同的内涵。如柏拉图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在培养治理国家的哲学家上,他们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人;人文主义者拉伯雷心目中理想的人能读、能写、能唱、能弹奏乐器,会说四至五种语言,会写诗作文,勇敢,知礼,健壮,活泼,爱作什么就作什么;而启蒙运动的先锋卢梭心目中的理想人是一个自然天性获得自由发展的人,他身心协调和谐,既有农夫或运动员的身手,又有哲学家的头脑;他心地仁慈,乐于为善,感觉敏锐,理性发达,爱美,既富于情感,又富于理智,还掌握了许多有用的本领。我国近代梁启超主张培养的人应具有的特征是:公德、国家思想、进取冒险、权利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生利分利、毅力、义务思想、尚武。www.examzz.com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学说,对制定教育目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又看成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①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是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自由发展的人。②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⑤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只有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并结合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教育目的。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